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蚂蚁很酷  

No.154 CIA/真实 IMDb 8.0
本·阿弗莱克指导的第三部电影,根据CIA解密文件改编(■注)。
逃离德黑兰 Argo (2012)
导演:本·阿弗莱克/编剧:克里斯·泰里奥/约书亚·比尔曼/主演:本·阿弗莱克/约翰·古德曼/艾伦·阿金/片长:120分钟

■注: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美国大使馆被占领,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有6名美国人成功逃脱并躲藏了起来。在为营救他们而组织的“逃离德黑兰”营救行动中,CIA为这6名美国人提供了护照并实施了整个营救活动。而策划营救活动的,则是一个叫做托尼·门德斯的美国特工。托尼·门德斯当年是一位传奇人物,极其擅长制造文件、身份,捏造背景以实施逃离行动。在伊朗人质危机事件中,他则选择了“制作”一部好莱坞电影为自己打掩护。这样,他才能够为这6名滞留在伊朗的美国人伪造身份并且离开德黑兰。这部只在想象中存在的电影叫《Argo》。影片还有剧本,剧本中设定了一些枪战的情节,当时门德斯考虑这么做的原因是,他们可以以此为借口向德黑兰的大使馆派入一只武装力量,以便在必要的时刻夺回大使馆。几周之后,美国人在伊朗人的眼皮底下上演了一出好戏:这6个被营救对象大摇大摆地从领事馆走出,从德黑兰的机场起飞,顺利逃出伊朗。直到1997年,CIA才公开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过,伊朗方面并不认为CIA说了实话……

十五年前凭《心灵捕手》一鸣惊人并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奖的好莱坞才俊本·阿弗莱克,其导演生涯的第三部作品《逃离德黑兰》,上映之后好评如潮。毫无疑问,影片上映前几个月爆发的伊朗抗议美国导演侮辱先知穆罕穆德以及驻利比亚使馆遇袭风波无形无意中助长了此片的公共关注度,而个人英雄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在片中的体现更是解释了观众的热烈反响。然而单纯从影片质量本身而言,阿弗雷克在《逃离德黑兰》张弛有度的步调和精致细腻的制作背后试图表达的人文思想,则更值得称道。
西方世界与海湾国家的冲突,缘于基督教以及犹太势力和伊斯兰教根本教义的碰撞,但升级则源于对石油这一经济命脉的争夺。美国人民深恶痛绝的独裁统治和人道灭绝,则必须感谢主流媒体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不断播放的讨伐令。近十年来美国社会遭遇的种种剧变,从某种程度上说都与这一冲突有关,因而围绕战争和对海湾国家的态度,美国国内的辩论与争执也一直没有停歇过。然而在《逃离德黑兰》片中,导演始终把镜头聚焦在事件的本身,没有任何放大解读,不带任何多余的评价,甚至是与事件有关的暴力和流血,也只是用最简单的镜头语言匆匆带过。初看之下这样的处理似乎太随意太肤浅了,但导演或许正是刻意用这种尽可能客观的表述方式,留给观众自己思考的空间。至于个人英雄主义,笔触也是尽可能的淡。没有惊心动魄的枪战或豪气干云的怒吼,有的只是寥寥数语后的沉默和思考,及隐藏其后的信念与智慧。片中对海湾国家壮美景色的展现毫不吝啬,而美国民众对此事件的愚蠢言论、政府机构的呆板低效、甚至是政治人物的虚伪做作,也得以一一展现,这些客观真实的描述也是很妙的。
片中多数重要角色都追求与原型尽可能地接近—阿弗雷克是位聪明的导演,他处理各个角色的方法和他对整部电影的制作是一致的—用一种能让大多数人更容易接受的方法唤起警醒和思考。阿弗雷克是一个关注人性的导演,从《失踪宝贝》(Gone, Baby, Gone, 2007)到《城中大盗》(The Town, 2010),他一直都在灰暗晦涩的社会现实中探求人性的闪光点。这次在《逃离德黑兰》中他的自我审视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在他的眼里任何政治事件也许归根结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在这世界上的每个人。

评论
热度(3)
© 蚂蚁很酷 | Powered by LOFTER